科科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比分

文章内容

2023德班世乒赛女单决赛邓亚萍解说,2020世乒赛男乒半决赛德国队

tamoadmin 2024-06-23
1.乒坛魔女是谁?2.邓亚萍的故事3.邓亚萍输给了谁4.张怡宁和邓亚萍谁更厉害?5.乒乓球女单大满贯得主都有谁陈静、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四代奥运女皇全方位大比拼

1.乒坛魔女是谁?

2.邓亚萍的故事

3.邓亚萍输给了谁

4.张怡宁和邓亚萍谁更厉害?

5.乒乓球女单大满贯得主都有谁

2023德班世乒赛女单决赛邓亚萍解说,2020世乒赛男乒半决赛德国队

陈静、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四代奥运女皇全方位大比拼

一、发球:

陈静:发球多变,尤其是她的正手高抛发球发得很好,擅长发对方正手长球让对手拉起来之后进行弹压,这一招在88年和96年奥运女单决赛都曾给李惠芬和邓亚萍很大得压力。

邓亚萍:比较平淡,有时容易出台,质量不算太高。

王楠:不错,质量比较高。落点变化很多。

张怡宁:比较平淡。

PK:陈静>王楠>张怡宁>邓亚萍

二、接发球

陈静:手段比较多且质量高。

邓亚萍:办法也比较多,尤其是她经常敢于接发球抢拉,还能用反手进行切、拱和挑。不过93年世乒赛输给井俊弘的比赛主要是由于接发球出问题。

王楠:比较稳,控制质量高,摆短是她的绝技!但变化比较少。悉尼奥运赛后就曾被蔡振华批评接发球胆量太小,后期半出台球上手很快。

张怡宁:胆量比较大,但摆短质量不是很高,后期更多作用反手快拨形成上旋球,手段较单一。

PK:王楠>陈静>邓亚萍>张怡宁

三、发抢

陈静:正攻不算太积极,第一板抢攻主要*反手生胶先弹起来。

邓亚萍:虽然发球不算最棒,但她的发抢确实最凶且命中率最高的。

王楠:平时不算很积极主动,但经常在关键时候采用这个战术,前三板能力不逊于目前的女乒任何人,而且侧身速度非常快。

张怡宁:也不算很积极,发球之后两边照顾的意识比较强但抢攻意识一般。

PK:邓亚萍>王楠>陈静>张怡宁

四、正手

陈静:能拉能打,与很多反手生胶的横拍选手比起来,她的正手相当不错,尤其是一板爆冲在96年奥运打了邓亚萍很多个措手不及。

邓亚萍:正手快攻的能力至今无人能比,速度快、角度大、力量足,不过拉球能力稍逊。

王楠:旋转很强,角度很刁钻,但力量不足。

张怡宁:比较全面,其鞭打动作很有男子味道,力量虽然不算很大,相持能力却是四人中最强的。

PK:邓亚萍>张怡宁>陈静>王楠

五、反手

陈静:反手为生胶,弹击力量比较大,但稳定性不是很好。

邓亚萍:反手采用755长胶,能攻善守,变化比较多,把长胶的运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不足之处是一旦被对手熟悉,反手便成为对手重点攻击的目标。

王楠:善于制造旋转和节奏,并利用左手之便拉开角度创造机会,左手撕右手正手大角度另太多人疲于奔命。

张怡宁:防御能力天下第一,还善于利用落点变化和旋转变化调动对手。

PK:张怡宁>王楠>邓亚萍>陈静

六、手感

陈静:从她精湛的前三板技术来看,她的手感应该非常好,不过她的借力球没有其余三位好。

邓亚萍:她的早期更多的是以自己的主动发力进攻为得分手段;后期随着李菊王楠等人的弧圈球打法的冲击,她开始增加了以两面封堵的打法,用她良好的手感来控制对手的弧圈球的施展。虽然台内控制能力没有陈静好,但她的假动作却是四人中最多的,效果非常好。

王楠:没有良好的手感,她的这种以旋转和节奏变化为主的打法就很难发挥。表面上看私没有什么力量,但实际上她的球却是四人中最转的,这就是手感的功力。

张怡宁:看似被动的防守能够把对手调动起来,这说明她手上的感觉也非常好。

PK:邓亚萍>王楠>张怡宁>陈静

七、攻防转换

陈静:虽然她是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但我感觉她的快攻主要体现在她的力量与控制之上,受身高影响,她摆速不算很快,攻防转换有点慢。

邓亚萍:摆速很快且步伐好,因此虽然她的防守能力不是很好,但比赛中对攻防转换的感觉很出色,因此被动转主动的能力也很强。92年奥运女单决赛对阵乔红的最后一个球就给我非常深的印象,当时乔红正手弧圈冲她的反手出了高球,乔红一板没有杀死,却被她很快地发力反攻而得分。

王楠:虽然速度不快,但她的反手借力和减力的能力很强,善于利用旋转和节奏化被动为主动。

张怡宁:凭借出色的防御能力和两面摆速,她在比赛中常常后发制人,在对手先发起进攻的情况下把对手调动得疲于奔命。

PK:张怡宁>王楠>邓亚萍>陈静

八、心理素质

陈静:当年的一张选票把自己送上了奥运会,可以看出陈静的胆量和气魄,而她第一次参加如此重大的比赛就获得女单奥运冠军说明她有非常过硬的心理素质。不过,在退出国家队之后,03年队玄静和、06年队邓亚萍的比赛中她还是显示出她在登顶的关键比赛中有咬不住的情况出现。

邓亚萍:一个意志和求胜欲望非常强的选手,不管大小比赛都非常认真对待,越是关键时刻越敢于出手,落后的时候永不言败。最为明显的就是96年奥运女双对陈静/陈秋丹以及决赛对刘伟/乔云萍的比赛,多次大比分落后仍能反败为胜。不过,她最大的问题是有时自视太高,把太多的压力往自己身上压,这也是造成她在91、93和94年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她的后期有了很大的改善。

王楠:大家对她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悉尼奥运对阵李佳薇的比赛了,大家都以为她要输的比赛,她却很平静地赢了回来。她就是这样的:表面上看总是微笑,其实内心很坚强;对胜负看得比较开,但关键时刻总能大胆出手。

张怡宁:刚刚出道的她没能夺冠主要就是心理素质太毛躁,不过现在改善了许多,多年媳妇之后终于熬成了婆。代表作是05年全运会赢王楠的这场球。

PK:邓亚萍>王楠>张怡宁>陈静

九、双打能力

陈静:与焦智敏(同样是左手横拍)合作获汉城奥运亚军,与胡小新合作获89年世乒赛女双亚军,与陈秋丹合作在96年给邓亚/萍乔红制造了一轮恐慌。由于她的前三板和台内控制能力很强,所以其实她的双打能力应该不错,可惜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邓亚萍:与乔红合作获两届世乒赛、两届奥运女双冠军,与杨影合作获一届世乒赛女双冠军,还跟孔令辉合作获两届世乒赛混双亚军、两届亚运混双冠军(其中一届与韦晴光合作)。由于她速度快,善于在近台快攻,而且手感、台内球都很好,步伐快,战术意识强(很多时候同伴都听她的指挥),所以是很好的双打选手,比较适合跟很多选手合作。不过反手面对对方男选手回球稍显吃力。

王楠:分别与李菊、张怡宁合作共连续获得五届世乒赛和两届奥运会女双冠军,还跟马琳合作获得世乒赛混双冠军,和王励勤合作获得过亚运会混双冠军。台内控球能力和防守能力都很好,善于给同伴制造机会。

张怡宁:与王楠合作获两届世乒赛和一届奥运女双冠军。由于发接发和台内控制能力在不算很出色,所以初期她的双打成绩不好,直到跟王楠合作,王楠能够为她制造进攻和相持的机会,成绩才好了起来。

PK:王楠>邓亚萍>陈静>张怡宁

十、战绩

陈静:她的前期是一个战国七雄的时期,她、焦智敏、何智丽、戴丽丽、李惠芬等队友,加上梁英子、玄静和、李粉姬等,没有一个能够一统天下,她自己也没有做到。88年的奥运女单金牌其实有点运气的成分,假如没有87年的让球风波、假如没有她自己的毛遂自荐、假如没有教练的大胆一搏、假如没有焦智敏半决赛的让球,最后这块金牌花落谁家还真是难说。她参加了三届奥运会,分别代表两个协会获得女单的冠亚季军,跨度达12年之久,这目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但她又是四人中获得冠军次数最少的,仅获得两届世锦赛女团冠军和一届奥运女单冠军。从对外战绩来看,89年世乒赛女单半决赛和93年女单决赛完败于李粉姬、玄静和使她的运动生涯黯淡了许多。

邓亚萍:她是90年至97年国际乒坛的绝对统治者。在这段时间里面,她除了失手于93年的井俊弘和94年的小山智丽之外,包揽了所有国际大赛的女单冠军。最不可思议的是,她的统治不仅仅在于大赛,国际公开赛、国内比赛她都很少丢掉冠军,尤其是缺少国内新手参加的国际公开赛上她几乎都是大包大揽地一次次夺冠。个别国内新手可以在国内比赛中赢她一两次,但在国际大赛的赛场上她从来没有输给这些小师妹。外国协会的选手能够赢她的只有几个,朝鲜的李粉姬(89年世乒赛女单四分之一)、余顺福(91年世乒赛女团决赛),新加坡的井俊弘(93年世乒赛女单),日本的小山智丽(94年亚运女单决赛,香港的齐宝华(90亚运女团半决赛)、陈丹蕾(94年亚运女团决赛),匈牙利的巴托菲与瑞典的斯文森,(都是公开赛),而且她们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跟邓亚萍碰头的时候赢之后就再也没有赢过了。从这点来说,邓亚萍确实征服了对手、征服了乒坛,成为无可争议的女皇。

王楠:王楠一共获得了24个世界冠军,已经保持了十年之久,刚刚才被马龙超越;邓亚萍和张怡宁都没有取得过世乒赛混双和亚运女双冠军,王楠几乎所有冠军都取得过;邓亚萍的世锦赛女单三冠王不是三连冠,但王楠获得了国际乒联办法的女单奖杯复制品。从这点来说,王楠比邓亚萍更成功。但是,王楠在她出道的年份里,先被邓亚萍一直压制后因邓的退役而当上主力;跟李菊相持了两年左右才占据了上风;接着张怡宁的横空出世差点让她丢掉自己的第一个女单世界冠军;张怡宁彻底成熟之后她交出了女队****的宝座。然而,王楠的低调内敛正是她的高明之处。她接班的时候被指责没有杀球,却凭借自己的微笑取得女单三连冠、奥运双冠和一系列的大赛冠军。国际大赛成绩丝毫不输给邓亚萍。不过,从国际上的对手来说,这个时期的朝、韩已经没有了90年代初的实力和杀气,海外乒团的实力也因陈静、小山智丽的老化而显得整体不错、尖子不尖,客观上给她创造自己的时代制造了条件。02年釜山亚运会之后爆冷输给过一些外协会成员,不过07年重新回到一个高峰,世界杯战胜张怡宁夺冠。

张怡宁:从99年的大好局面被翻盘到03年追平之后却在决胜局晚节不保,张怡宁在她参加的前三届世乒赛女单比赛中都输给同一个人,那就是王楠。04年奥运和05年世乒赛女单冠军是她开始自己的时代的标志。虽然在国内赛场上还远远没有到达邓亚萍当年的胜率,但她至今在国际大赛女单比赛中还没有失手于外协会选手的记录。仅仅2000年吉隆坡上的徐竞、04年多哈的梅村礼以及02年釜山的李恩实石恩美让张怡宁有大赛输球的记忆,05年更是创造了只丢一个公开赛女单冠军的好成绩,07年因为技改波动了一年被郭跃夺走了世乒赛女单冠军,08 09年也是笑傲乒坛了。不过,这几年也是中国女乒无比强大的年代,外协会能够像伊藤美诚这样对中国队有很大威胁的几乎不存在,主要都是队内竞争。但是大满贯后还是输给过生胶打法姜华珺四次。

PK:邓亚萍>王楠>张怡宁>陈静

综合战斗力:

邓亚萍>王楠>张怡宁>陈静

乒坛魔女是谁?

截至2023年12月2日,乒乓球世界杯历届女单冠军如下:

1、1995年中国天津世乒赛,冠军是邓亚萍。

2、1997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邓亚萍是冠军。

3、1999年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的乒乓球世锦赛上,王楠获得冠军。

4、2001年日本大阪世乒赛,冠军王楠。

5、2003年法国巴黎乒乓球世锦赛,王楠获得冠军。

6、2005年中国上海乒乓球世锦赛,张怡宁获得冠军。

7、2007年克罗地亚萨格勒布世乒赛,冠军郭跃。

8、2009年日本横滨世乒赛,张怡宁获得冠军。

9、2011年荷兰鹿特丹世乒赛,冠军丁宁。

10、2013年法国巴黎世乒赛,冠军特鲁姆普。

11、2015年中国苏州世乒赛,冠军丁宁。

12、2017年德国杜塞尔多夫乒乓球世锦赛,冠军丁宁与卢森堡选手朱雨玲。

13、2019年匈牙利布达佩斯世乒赛,冠军刘诗雯。

14、2021年美国休斯敦世乒赛,冠军王曼昱。

15、2022女单乒乓球冠军是孙颖莎。

16、2023年乒乓球世界杯女子冠军是刘诗雯。

乒乓球比赛规则

1、赛制:乒乓球比赛以11分为一局,一场比赛应采用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两分钟的休息时间。比赛分团体、单项(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

2、选择发球、接发球和场地的权力应通过选择硬币的正反面来决定。选对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3、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了场地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邓亚萍的故事

邓亚萍转载新浪体育讯为证 邓亚萍:从乒坛魔女到诺丁汉硕士 爱情事业双丰收 新浪体育讯 提起乒乓球,中国人自然而然地会把邓亚萍的名字和这项作为中国国球的运动联系在一起。是的,乒坛魔女邓亚萍,创造了历史,创造了奇迹,更在那段中国走向世界的日子里,为中国体育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邓亚萍祖籍湖南,原籍河南郑州,父亲邓大松曾是河南省有名的乒坛好手。在父亲的影响下,身高不足150cm的邓亚萍克服了身体条件上的不足,依靠世界乒坛第一正手快攻和 反手位怪异十足的长胶攻球在国际乒坛立足十年之久,席卷了3届世乒赛的女单冠军,2届奥运会的四枚金牌和18项世界冠军。在邓亚萍成长的历史上,父亲邓大松,郑州队教练李凤朝,国家女子青年队教练姚国治和中国女队主教练张燮林是对她有着巨大影响的四位教练。 1989年,作为新秀,邓亚萍在40届世乒赛女单比赛中负于李粉姬,但和同样作为新秀的乔红搭档,获得女双冠军。 1991年,以邓亚萍为头号主力的中国女队在41届世乒赛女团决赛中以2比3不敌朝鲜联队,中国女团十连冠的梦想最终破灭。但邓亚萍旋即在单打比赛中横扫所有对手,登上后座。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一举夺得女单、女双两枚金牌。 1993年,邓亚萍在42届世乒赛女单决赛中不敌海外兵团选手,新加坡的井浚泓,无缘女单冠军。 1994年,在广岛亚运会女单决赛中,邓亚萍负于小山智丽,酿造了乒坛一段非同寻常的传奇恩怨。 1995年,是邓亚萍运动生涯中最辉煌的一个年份,她在天津世乒赛上得到了女单、女双、女团三项冠军,一扫前两年“海外兵团”给中国乒坛带来的阴霾。此后十年,她经历了蝉联奥运冠军、告别世乒赛、读书、退役、参与申奥、毕业、任职北京奥组委开发部市场部、体育总局装备中心主任助理等一系列人生转折。 1997年5月的英国曼彻斯特世乒赛上,邓亚萍得到了自己的第18个,也是最后一个世界冠军。半年之后的11月,她进入著名的清华大学,正式开始英语专业的本科学习,她也成为当时少有的几个走进大学的现役球员。 1997年曼彻斯特世乒赛之后,她被当时的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推荐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萨马兰奇也希望她退役之后能够在国际体育领域发展。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只有19个委员,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严格说起来,当时的邓亚萍并不“合格”。由于不会英文,邓亚萍无法与其他委员进行直接的交流。而且委员会需要讨论和研究有关运动员的问题,并需要向奥委会执委和主席提交议案,来自不同项目和国家的运动员们文化差异很大,有不同的习惯,邓亚萍知道,作为委员,她必须考虑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在清华大学经历了3个多月与老师一对一“家教”式的英语课程之后,她于1998年2月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继续学习。当时邓亚萍还没有退役,她向队里申请3个月的假期并获得同意。可是,还没有等邓亚萍真正适应过来,3个月已经到了,经过国家队的批准,她在英国又多待了2个月。当年8月底,邓亚萍回到北京,准备在国家队恢复训练3个月后参加年底在泰国举行的亚运会。那时候,王楠、李菊、杨影的水平和状态都已经非常不错,邓亚萍也觉得这些年轻选手出征亚运会肯定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从9月份起,她开始把精力完全投入到清华的学业中。也就是从那时起,邓亚萍就慢慢地退了下来,不再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 2001年6月21日,邓亚萍在清华大学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她的论文题目是《中国乒乓球的历史及发展》,论文是用英文写的,答辩也是用英文。6月29日,考虑到邓亚萍即将赶赴莫斯科为北京申奥做陈述报告,无法参加学校7月5日举行的全校毕业典礼,清华大学外语系破例为她开了一个仅有校方领导、外语系几位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的毕业典礼。 2000年底的时候,邓亚萍成为北京申奥的5位形象大使之一。由于国际奥委会禁止委员们访问申办城市,邓亚萍利用自己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开始了全球奔波,登门拜访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向他们“推销”北京,做他们的“思想工作”。2001年2月,奥申委把邓亚萍从英国召了回来,在北京接待奥委会考察团,并做陈述报告。 在清华园、剑桥和诺丁汉的学习生活使邓亚萍感到充实和丰富,于是她决定继续在诺丁汉大学攻读“女子体育”硕士学位,并于2002年12月通过了4万多字的《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的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凡事都要做到最好的邓亚萍,又把目标锁定在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从2003年开始,邓亚萍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是奥林匹克品牌。 如今,邓亚萍已经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并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区的龙潭湖附近。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如今的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济舟)

邓亚萍输给了谁

姓名:邓亚萍 (DENG YAPING) (乒乓球 中国)

生日:1973年2月6日

身高:1.50米

生地:中国,河南,郑州

祖籍:湖南邵阳新宁县

国籍: 中国

项目: 乒乓球

[编辑本段]成绩荣誉

运动生涯中,冠军头衔132个,曾经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仅次于王楠6个,王楠24个),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

最好成绩:

第25、26届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和双打的双料冠军

1983年 在全国比赛中夺得团体冠军

1988年 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和单打亚军

1989世乒赛女双冠军;

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1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2年世界杯双打赛冠军;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

1993世乒赛女双亚军、女团冠军;

1995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

1997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

所获荣誉:

198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8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90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9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身高仅1.50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5岁时就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 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0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后加盟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 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1997年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如今,邓亚萍已经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并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区的龙潭湖附近。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如今的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编辑本段]当前情况

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

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

2003年,邓亚萍开始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工作。

曾担任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奥运村部副部长。

2008年11月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中心副主任。

[编辑本段]人物故事

童年时期: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运动员时期: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对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

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求学时期:

24岁的邓亚萍刚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报到时,指导老师让她一次写完26个英文字母。当时在别人眼中看来最简单不过的事,邓亚萍却费尽心思后才把它们写出来(似乎没有写全)。

于是邓亚萍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经常学习到很晚才肯休息,早上5点起床,几乎苛刻地学习14个小时。有时,一边走路一边看书,就连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更重要的是在打球时候一直保持的1.5的好视力也退到0.6。

邓亚萍不断要求自己,做作业也要和完成训练课一样,绝对是今日事今日毕,毫不含糊。邓亚萍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让辅导老师和学友都深表叹服。

1998年2月,邓亚萍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读书,邓亚萍在剑桥大学的语言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短短3个月的时间,邓亚萍坚持每天8点多从自己的住所赶往学校上课。下午3点半下课后,她还到学院的学习中心去学ix,听磁带,练自己的口语,直到晚上8点学习中心关门后才赶回住所。

回到住所,邓亚萍也从不浪费时间,她坚持和房东用英语交流,坚持按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功课。

在她终于获得硕士学位后,邓亚萍又动身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长时间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头不能移动,一动就疼的钻心。但是,疼痛并没有把邓亚萍征服,她咬紧牙关,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资料和写作。

诚信故事

那是邓亚萍在清华即将毕业的前夕。有一天,她找到语文老师请他帮助修改哲学课的总结。这份哲学总结足有四五千字,内容很充实,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能联系实际用哲学观点分析打球的战略战术。

几天后,语文老师把改过的文章给了。又过了几天,语文老师在校园里遇到了她,邓亚萍一方面表示对语文老师的谢意,同时又很认真地对他说:"我把两份总结都交给了哲学老师,跟老师讲清楚了其中一份是我自己写的,另一份是请语文老师修改过的。"

一篇哲学文章,请语文老师修改,按理说修改后就可以当作自己的"原创"交上去了。语文老师绝不会去质问邓亚萍,为何不说明是经老师改过的;哲学老师更不会质疑她是否请人家修改过。一切显得那么自然。但是,邓亚萍竟把修改前后的两篇文章一齐交给了哲学老师,还如实说明了请语文老师做过修改。这就是诚实的邓亚萍,这就是邓亚萍的诚实!

惟有这样的诚实,才会有她的事业,她的辉煌,她的人格力量。试想,在学业上不老实的人,焉能成得了"邓亚萍"?

申奥故事

邓亚萍当运动员的时候,曾经两次当众落泪,一次是1992年在巴塞罗那,一次是1996年在亚特兰大,她在获得奥运会女单冠军之后情不自禁。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一刹那,邓亚萍又哭了。“北京赢了,比我自己拿任何一次世界冠军都激动。”

北京申奥形象大使

去年12月,邓亚萍知道自己与杨澜等人一道成为“北京申奥形象大使”。当时她正在瑞士洛桑参加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会议,北京奥申委代表团也到了洛桑,奥申委主席刘淇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作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工作的陈述报告。刘淇市长和袁伟民局长给邓亚萍布置的任务是负责做好运动员委员会的工作。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共有11个人有投票权,其中一个是加拿大人,所以直接投票的有10人,再加上正副主席,共有12人参加投票。2月20日,邓亚萍在诺丁汉大学考完最后一门课程,第二天立即赶回北京,参加申奥评估团的接待工作。送走评估团之后,她就留在北京,继续完成清华大学的一些课程。

国际奥委会规定,委员不可以到申办城市考察,这样对北京就很不利,因为很多人没有来过北京,不了解北京。邓亚萍说,运动员委员会的这十几个人,只有两三个人来过中国,波波夫最近一次来中国是1999年,还是去上海;澳大利泳运动员苏珊·奥尼尔,1987年到过上海,美国排球运动员鲍伯,也是1988年来过中国。那时的中国跟现在没法比,但给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你们穿的衣服都是灰色的,楼房也是灰色的。”所以做他们的工作也挺费劲的,因为他们不了解现在的中国。不能请进来,只好走出去。“我有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这四五年,我与运动员委员会的同事们相处得很好,大家都当过运动员,又是年轻人,比较容易沟通。”邓亚萍说。她事先与在欧洲的委员们联系了一遍,询问他们是否有时间在他们住的城市碰面,然后按着预约的时间开始跑。到瑞典见一位冬季项目的哈萨克斯坦运动员,到卢森堡拜见卢森堡大公,到意大利见两个运动员委员。为了见美国的鲍伯,邓亚萍曾在三天里从北京到洛杉矶打了一个往返,在飞机上的时间比在美国停留的时间还长。两三天跑一个地方虽然很辛苦,但邓亚萍觉得很值,她向这些人介绍北京的现状,跟他们印象中的北京截然两样。她告诉他们,我们的政府和人民都非常想举办一次奥运会,对运动员来讲,那肯定是一次不同以往的奥运会。

去莫斯科之前,北京奥申委已经把各方面工作都做得非常充分细致,我只是做了其中的一点点工作而已,很多人已经忙了两年多,没有节假日,非常辛苦。像何振梁先生、国际羽联主席吕圣荣等,他们要做得工作更多。

两次申奥 两次陈述

北京两次申奥,都是让邓亚萍作运动员代表。1993年,邓亚萍刚刚登上事业的顶峰,在头一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女单、女双两项冠军,并深得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喜爱。投票前一个多月,邓亚萍得到通知,让她代表现役运动员在最后的陈述中讲几句话。“但那时我根本不会讲英语,国际司的刘北剑替我写好了几句话,一句一句地教我,让我硬背下来。”如今已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了两年书的邓亚萍,觉得那次陈述经历真“悬”:“陈述的头一晚我基本没有睡觉,嘴里反复叨唠那几句话,比参加世界大赛还紧张。因为自己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万一忘了词怎么办,纸上的英文又一句都看不懂。轮到我上场时,我感觉心砰砰直跳,真紧张啊!但毕竟打过那么多世界比赛,一上场还是能够镇定下来,把那几句话顺利地背下来了。”

在莫斯科同样代表运动员作陈述报告,不仅仅是邓亚萍自己心定多了,所有听过邓亚萍讲英文的人都对她充满了信心。她现在可以用英文写论文,用英语作报告,在美国学习过的杨澜也对邓亚萍的英语水平赞不绝口。此外,还有一点令邓亚萍自信,“这四年我一直在清华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读书,书没有白读,我感觉自己比上一次申奥时成熟多了。”

虽然已经把陈述词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为了保险,邓亚萍还是带着稿子上台了,万一卡住了,看一眼稿子就可以接着往下说。尽管久经沙场,邓亚萍上场前还是觉得有点紧张。“8个陈述人,加上杨凌共9个人,我们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陈述好了,是应该做的,可能一票都不会加上去,如果陈述不好,就很可能会减票,北京奥申委前面做了那么多工作就会因此打了折扣,所以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此前,几位陈述人在北京做了很多次练习。邓亚萍说:“当时在亚运村的国际会议中心,完全按着国际奥委会会议的讲台尺寸布置会场,按着乒乓球的术语,就是模拟训练。每个人的陈述词都改了几十遍,讨论,推翻,再讨论,再推翻,最后终于定稿时,已经到了7月初了,时间非常紧张。真正到了“比赛”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发挥得非常好,北京做完陈述报告以后,大家都感觉北京的陈述报告要比其它几个城市好。北京准备得太充分了,大家对北京获胜充满了信心。”

等待投票表决的时候,五个申办城市的代表团都坐在一个大厅里。“虽然心里也紧张,但我们很有信心,甚至觉得第一轮就有可能过。第一轮没过,我们心里反倒有点紧张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大家还能够沉住气。”邓亚萍回忆说。“第二轮投票以后,我们一看监票的三个人都走了,就知道有结果了:肯定是北京!因为只有北京可能在前两轮胜出,而绝对不可能在前两轮出局,这一点北京奥申委是非常有把握的。所以第二轮出结果,那肯定是北京赢了。”

梦想终于实现了,多少人盼着这一天。“我一听到北京,一下子站了起来,眼泪马上就流下来了,大家全都哭了,真是太不容易了。可以说,那一刻,比我拿任何一次世界冠军都激动。”邓亚萍由衷地说。

[编辑本段]忘年交友

萨马兰奇和邓亚萍

在第27届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专程从英国赶到悉尼参加国际奥委会委员竞选的乒乓名将邓亚萍,走进奥运村与各国运动员见面,开始了她的竞选游说活动。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件事,显得并不在行。碰巧中国的三名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吕圣荣和于再清也到奥运村看望中国选手,三人当即鼓励邓亚萍坚定信心,并向她介绍了一些有益的竞选建议。目前,国际乒联主席和秘书长已明确表示,支持邓亚萍的竞选,他们认为这不光是邓亚萍和中国的事情,而且事关国际乒乓球运动的整体利益。

萨马兰奇年近8旬,邓亚萍27岁,是体育运动、是奥林匹克精神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谱写了体育运动史上的一段佳话。

萨马兰奇从1980年开始执掌奥委会,至今已快20年了,人称萨翁。萨翁喜欢邓亚萍那种大刀阔斧快速凶猛的打法,那种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顽强作风。萨翁曾亲自对邓亚萍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打法,快速凶猛,看起来够味。”总之,在邓亚萍身上充分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萨翁亲自为1995年出版的《邓亚萍》一书作序,称赞邓亚萍是“世界杰出的年轻运动员之一”。“她非凡的成绩,是其艰苦努力与天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尊重奥林匹克伦理观相结合的结果。”他相信:“邓亚萍**的成就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的女子体育运动。”

萨马兰奇年轻时就喜爱乒乓球运动,曾经获得过西班牙的全国混合双打冠军,他说:“我对乒乓球有特殊的感情,所以我积极主张将它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乒乓球能列入奥运会项目,萨马兰奇功不可没。

在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中,邓亚萍以她那快速、干脆的发球抢攻,变化多端的线路和落点,打得汉城奥运会女单亚军李芬姬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仅仅只花了45分钟就以3∶0的比分结束了战斗,18岁的邓亚萍第一次登上世界女子单打冠军的宝座。邓亚萍的高超球技赢得了萨马兰奇的喜爱。他决定亲自为女子单打冠军颁奖,这是他作为奥委会主席第一次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颁奖。这也是萨马兰奇与邓亚萍的第一次交往。

1991年9月,邓亚萍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萨马兰奇杯”比赛,小邓捧得桂冠后,被萨马兰奇邀请到洛桑做客。作为一名运动员,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邀请到国际奥委会总部———洛桑去做客,这在以前从未有过,中国运动员邓亚萍第一个获此殊荣。邓亚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她觉得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是所有中国运动员的光荣。

1991年11月25日,紧张的世界杯团体赛结束后,邓亚萍赴洛桑参加萨马兰奇举行的晚宴。中午用餐时,餐馆的华侨老板热情地教她一句西班牙卡塔兰方言的问候语“BonDias!”邓亚萍反复练习后学会了这句话。邓亚萍一见萨翁,就向他道了一声“BonDias!”萨马兰奇立即把邓亚萍拥进怀里,亲亲她的脸颊,他没有想到这位东方少女竟会用他家乡的方言问候他。

晚宴上,萨翁详细询问了邓亚萍的各种情况,从比赛到训练,从学习到爱好,都一一问及。当得知小邓5岁就开始练球时,萨翁问:“那时你有多高?打起球来一定很困难吧?”邓亚萍说:“我的头刚超过球台,得把手举起来打。”萨翁的秘书玛尔塔**立刻模仿儿童举手在头顶上挥拍打球的动作,把全桌的人都逗乐了。邓亚萍一边点头一边说:“太像了,就是这个样子!”席间,邓亚萍得知萨翁年轻时也是乒乓球运动员时,就把自己的一块备用球拍送给了萨翁,还向萨翁赠送了一对健身球。萨翁回送给邓亚萍一套介绍国际奥委会的纪念品和一盒瑞士产的巧克力。

第二天,邓亚萍和翻译刘北剑在玛尔塔**的陪同下,参观了奥林匹克博物馆和奥委会总部,邓亚萍看到五环旗和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玛尔塔**告诉她,这是专门为中国客人而升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客人都能享受到这个礼遇,这种高规格的礼遇使邓亚萍感到无比自豪。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邓亚萍先是同乔红合作夺得女双金牌。后又夺得女单冠军。萨翁履约第三次为邓亚萍挂上闪闪发光的金牌,含着笑说:“再次邀请你到洛桑来做客!和你的教练一起来!”

1995年5月,在第43届世乒赛中,邓亚萍和乔红打出了威风,最后夺得了冠军。萨翁高兴地为邓亚萍和乔红挂上了金牌,这是萨翁第四次为邓亚萍颁奖。

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决赛结束后,萨翁再一次为蝉联奥运会冠军的邓亚萍第五次颁奖,他紧紧握住邓亚萍的手,并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邓亚萍的脸颊。这动人的场面令人感慨万千,一个运动员能得到萨马兰奇一次颁奖机会已属十分荣幸了,而邓亚萍获得这样的殊荣竟达5次,可见邓亚萍在萨翁心中的分量。

1997年2月6日是邓亚萍的本命年生日,又是她妈妈的60岁大寿,那天正好是大年三十。邓亚萍为酬谢大家,特在天伦王朝饭店举行一次生日聚会。国际乒联主席、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致词,他说:“小邓自参赛以来,共获得了大小125个冠军,其中有15个世界冠军,现在是邓亚萍时代,祝愿邓亚萍时代延续得更长、更辉煌。”

乒乓球管理中心副主任姚振绪宣布了一条好消息:萨马兰奇主席任命邓亚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把整个晚会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因为乒乓球运动员担任这一职务,在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

徐寅生主席所说的“有人说,小邓要退役”,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也许是有人根据邓亚萍想上大学而猜测的,不过想上大学同退役是两码事。邓亚萍9岁进专业队打球,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上大学的愿望日渐强烈。

邓亚萍的申请得到清华大学的认可,并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后正式成了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但邓亚萍仍然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现役国手。邓亚萍在1997年4月举行的第44届世乒赛上,又获得三枚金牌,直到1997年的11月份才真正走进清华大学的课堂。

1998年3月26日,邓亚萍离开北京飞往英国,在剑桥,先在纽南语言学院就读,后来又转到贝尔语言学院。就在邓亚萍留学英国的日子里,她参加了在葡萄牙举行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会议,并且第二次应邀访问洛桑。

在1998年运动员委员会与奥委会执委会联席会议上,邓亚萍被大会安排发言。为了这次发言,邓亚萍把英语发言稿一遍又一遍地朗诵,从开始的结结巴巴到后来的通畅流利,最后都可以背下来了。

6月1日上午的联席会议上,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塔尔博格先生特意把邓亚萍的发言安排得靠后些,以便让晚些到达的萨马兰奇亲自听到邓亚萍的发言。邓亚萍一发言,萨马兰奇就笑了,一直笑到发言结束,因为萨马兰奇没有想到仅仅相隔几个月,邓亚萍就能说出这么流利的英语。

张怡宁和邓亚萍谁更厉害?

该人员输给的人有李粉姬、赫拉霍娃、俞顺福等。

1、李粉姬。1989年世乒赛女单16进8的比赛中,邓亚萍输给了朝鲜选手李粉姬。

2、赫拉霍娃。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8进4的比赛中,邓亚萍输给了捷克选手赫拉霍娃。

3、俞顺福。1991年世乒赛团体赛中,邓亚萍输给了朝鲜选手俞顺福。

4、井俊泓。1993年世乒赛女单32进16的比赛中,邓亚萍输给了新加坡选手井俊泓。

5、小山智丽。在1994年亚运会女单决赛中,邓亚萍输给了前国手后转投日本的小山智丽,这是最不甘心的一次输球,也是她最后一次输给外国选手。

乒乓球女单大满贯得主都有谁

当丁宁站在里约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时,继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之后,中国女乒大满贯“家庭”,又增添了新的成员,而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和丁宁,无疑是女乒过去二十年来最一览众山小的高手,尽管她们不处在同一个时代,可人们还是不自觉为这几大高手的 历史 地位排序,而不吹不黑,这五大高手在你的心中又是怎样的顺序呢?

毫无疑问,竞技 体育 成绩是硬道理,尽管拿战绩、张怡宁世界冠军数量以及在世界三大赛统治力来作为参考标准,并不具备绝对说服力,可至少能体现出五大女乒高手的过人之处。

 首先看世界冠军数量,邓亚萍堪称是女乒第一位“铁娘子”,她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而2009年世乒赛张怡宁逆转郭跃赢得女单冠军,这也是张怡宁的第19个世界冠军头衔,超越了邓亚萍的世界冠军数。但张怡宁还需要仰视王楠,后者退役时拥有24个世界冠军,不仅傲视国乒佳丽,也是中国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运动员。李晓霞今年世乒赛女团夺冠,这是她所获得的第18个世界冠军,追平前辈邓亚萍的夺冠记录,而丁宁奥运圆梦后也拿到第12个世界冠军。

 从世界冠军数量来看,王楠居首,张怡宁紧随其后,邓亚萍和李晓霞并列第三,丁宁排在最后一位。

 再看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这三大赛单打统治力,尽管团体荣誉固然重要,但对于任何乒乓选手单打冠军才最有含金量。而如果以冠军数量为参照,这方面张怡宁和王楠做得最好,各夺得过八次世界三大赛的单打冠军,邓亚萍是六次世界大赛单打冠军,李晓霞是三次大赛单打冠军,丁宁在里约奥运会夺冠后单打世界冠军数量已经达到五个,赶超在李晓霞前面。

 就三大赛单打冠军数量而言,张怡宁和王楠领跑榜单,邓亚萍排在后面,丁宁和李晓霞位居榜单第4和第5位。

 当然奥运会单打金牌是每位选手梦寐以求,说这枚金牌最价值连城毫不为过,而在奥运会赛场上五位选手都一骑绝尘过。这其中邓亚萍夺得1992年巴塞罗那单打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实现卫冕,而1997年24岁的邓亚萍就宣布退役,王楠接过奥运权杖,2000年悉尼称霸。这之后张怡宁统领奥运乒坛,2004和2008年实现两连冠,而2012和2016年李晓霞和丁宁连续上演中国德比,结果两人各笑傲奥运一次。

 由于李晓霞未能战胜丁宁,卫冕奥运会女单冠军梦破碎,迄今为止,只有邓亚萍和张怡宁在奥运会成功,王楠和李晓霞都未能实现卫冕,丁宁能否在四年后的东京奥运卫冕自然是后话。

 毫无疑问,衡量一位球员是否伟大,单纯比较冠军数量有些简单粗暴,在大场面少输球也是决定一位球员有多强统治力。如果统计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三大赛中的团体和单打,邓亚萍在三大赛输球4次,其中1989年世乒赛和1993年世乒赛分别不敌李粉姬和井俊泓,而对于邓亚萍最惨痛的失败就是1991年世乒赛不敌朝鲜联队,决赛首战首战,邓亚萍意外败在了俞顺福拍下没能迎来开门红,而高军丢了两分。

 而王楠在世界三大赛输球15次,在雅典和北京奥运会上不敌李佳薇和张怡宁,而在团体赛上王楠3次输球。张怡宁在世界三大赛中的输球9次,其中五次在三大赛不敌王楠,而张怡宁在团体赛输球两次。

 至于丁宁和李晓霞的时代,女乒在三大赛团体赛只输掉2010年世乒赛冠军,丁宁打头炮先赢两局的情况下惨遭冯天薇逆转,为后面输球埋下伏笔。在单打方面,李晓霞在2006年世界杯止步八强,2007年世乒赛女单亚军,2009年世乒赛女单季军、世界杯季军,2011年世乒赛亚军、直到2013年世乒赛才夺冠,而2016年奥运会决战不敌丁宁。至于丁宁,2009年世乒赛止步16强,2013年止步四强,世乒赛和世界杯各夺冠两次,而2012年奥运会决赛输给李晓霞。

 五大高手到底谁最强,王楠怎么看?这位大满贯冠军球员在参加一档节目被问道自己与邓亚萍和张怡宁都处在同一时期谁最最强,“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最有运动员气质的是邓亚萍,她能为乒乓球付出所有精力。”

 至于对于五大高手谁最强,相信球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像有的球迷认为邓亚萍尽管冠军数量少,但她要面对更多国外对手挑战,丁宁尽管没有奥运卫冕,世界冠军数量也不如前辈,但她还有未来。

“中国乒球团宠”“瓷娃娃”福原爱遭遇李晓霞。本以为告别了大魔王张怡宁,人生能够掀开新篇章。结果万万没想到这一章更加黑暗。比赛24分钟就结束了,4局加一起才得9分,两局差点被打零蛋。(要不是故意让分的话)可爱的爱酱差点又当场泪奔。

比赛一结束,中国网友集体表达了对瓷娃娃的惋惜,满满的关怀和遗憾。“躲过了王楠、张怡宁,却躲不过李晓霞。这真是,铁打的福原爱,流水的大魔王。这些年,你命苦了。”

和中国网友不同,日本网友表现出了一致的绝望:“现实就是这样,就安静的接受吧!”

来看看日本网友的留言吧:

もう终わったのか什么? 竟然已经结束了?

30分かからなかった 连半小时都没花

相手がおかしすぎる人间の反応速度超えてるだろあれ 对手开挂了吧……比人类正常反应速度还要快

全国の卓球少年少女达のトラウマになるレベル 让日本的乒乓球少年们陷入绝望的恐怖实力

子供と大人だったな 要我说就是小孩儿跟成年人打

中国のロボティクス技术は世界いちぃぃぃぃ 中国的机器人制造水平已经超越咱们了

完全にレイプだったこいつには永远に胜てないって刷り込まれた爱ちゃんにも见てた日本人にも 完全是单方面被按在地上任打不还手……面对中国人完全没有赢的可能,不管是福原爱还是任何日本选手

相手は人外気にすんな铜だけ获ろう 对手超越人类了,别在意。去争取铜牌吧

福原が弱いんじゃない相手が强すぎる 别再说福原爱弱了,明明是对手强得没天理

日本网友也好多段子手啊。最后想说,爱酱不哭,过4年再来。

有人说你知道乒乓球,可能你知道邓亚萍,而你了解乒乓球,那么你会喜欢张怡宁。因为从个人性格来说,邓亚萍性格比较强势,高调,打球的技术也是多用正手进攻得分。而张怡宁为人比较低调,打球的技术也是正反手同样突出,没有什么弱点。

有个段子说,“ 邓亚萍统一了人间,王楠打开了魔界,张怡宁统一了魔界 。”虽然是个段子,但不乏可以看出女乒的新老更替,以及各自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张怡宁进入国家一队,是作为邓亚萍陪练的,当时邓亚萍输球给小山智丽,而张怡宁的技术恰巧和小山智丽很像,因此而进去国家一队。

邓亚萍毕竟统治世界乒坛长达八年之久,是世界上女子统治时期最长的运动员,但是邓亚萍时期的对手颇为强悍,也拥有强大的实力,所以,邓亚萍输外战也挺多的。

而张怡宁,“ 大魔王 ”的称号第一人,不仅是她的个人战纪,而在于她的个人气场,从雅典奥运会的孤军奋战夺得中国夏季奥运100冠,到北京奥运会用鞋底赢了冯天薇,我相信很多人以及运动员都难以做到,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张怡宁。

邓亚萍的强势不仅体现在乒坛上,在学历上也是学霸,但由于工作的原因,也存在不少负面新闻,所以,张怡宁与邓亚萍,都是中国女乒一姐,奥运的双冠王,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两人各有各的长处与不足,但是就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张怡宁,我觉得她是“ 大魔王 ”的代言人。

邓亚萍和张怡宁两人作为中国乒乓球 历史 上的两座高峰,在球迷中一直享有很高的人气。由于两位运动员的追随者甚众,且两人都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就,因此难免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从两人的成绩和运动生涯来看,两人在成绩上难分伯仲,在运动生涯上几乎错开了彼此的巅峰期。

首先从成绩上看,邓亚萍是乒乓球届一系列纪录的缔造者:中国第一个乒乓球大满贯选手;世界乒坛第一个女子大满贯选手;18个世界冠军头衔得主;中国第一位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乒乓球选手,同时也是该纪录的保持者;邓亚萍拿下了6座世界单打冠军头衔;中国第一位女子全满贯得主;张怡宁的职业生涯战绩同样出色:她以八座世界单打冠军超越邓亚萍和王楠并列第一;追平了邓亚萍奥运四金的纪录;以19个世界冠军头衔超越了邓亚萍的18冠纪录;乒乓球史上唯一一位双满贯得主;全运会女团三冠、女单两冠得主;巡回赛斩获33冠。双方成绩都十分出色,但是由于两人所处时代间的器材和规则都已经千差万别,而且两人都创造了无数传奇纪录,因此很难评价孰高孰低。

其次从职业生涯的巅峰期来看,邓亚萍在1997年曼彻斯特世乒赛上拿下女单、女双和女团三冠之后,逐渐淡出了赛场,此时距离张怡宁进入国家队才仅仅过了四年。1991年—1997年是邓亚萍的职业巅峰期,张怡宁的巅峰时期则是从2004年至2009年。两人的巅峰期几乎完全错开,两人在国际大赛上也没有过直接交手,很难简单判定孰强孰弱。

迄今为止,在中国女乒的 历史 上,曾先后出现过数代大魔王,这其中,成名最早的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最为球迷所津津乐道。

众所周知,邓亚萍由于身高所限,护台的面积小,所以打球更依赖步法和移动。但是邓亚萍完美的克服了自己的短板,她球风强悍,速度极快,全台跑位,老辣凶狠。

而张怡宁则是另外一种风格,向来不以进攻出名,最大特点就是防守好,密不透风,令人无语,也无法可解。王楠曾经描述过张怡宁的球路,就两个字“不丢”,意思就是无谓的失误很少,无论对手如何进攻,就是“打不死”的感觉。

国乒女队之中,属于邓亚萍的时代主要是在1991—1997,一共8年,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三次夺得世乒赛冠军,张怡宁时代是从2004年到2009年,6年时间,两次奥运会冠军,两次世乒赛冠军。三大赛单打冠军,两人几乎是不分伯仲。

张怡宁2009年退役,是年28岁。邓亚萍1997年退役,年仅24岁。24岁退役的邓亚萍已经统治了世界乒坛八年,而张怡宁在23岁之前还一直被王楠所压制。所以,如果要论“统治力“,张怡宁还是稍微逊色于邓亚萍的。

再看成绩,邓亚萍拿过两届奥运会女子单打冠军,三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冠军,两届全运会女子单打冠军。而张怡宁呢,她拿过两届奥运会女子单打冠军,两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冠军,两届全运会女子单打冠军。显然邓亚萍的成绩也是要比张怡宁更好一些。而且邓亚萍这些成绩都是在24岁之前取得的,如果不是过早退役,她还有可能创造更多辉煌。

综上所述,邓亚萍是世界女子乒坛上独一无二的女皇级人物,张怡宁虽然比不上邓亚萍,也足以进入中国女乒的 历史 前三,因为邓亚萍之后,张怡宁之前,还有个王楠!!

当然,不同时代运动员之间的相互比拼,确实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个人认为,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同为中国女乒不同时代的****,精神的传承应该更重于成绩的比较!

个人认为还是邓亚萍实力更强些,在邓亚萍的时代,国际上时高手如云,比如韩国的玄静和、梁英子等,国内的乔红,都没有比过邓亚萍,有些还因此黯然退役,可见邓的实力之强。相比之下,张怡宁就略逊一筹了,国际上没有顶尖高手,最后的对手就是王楠,虽然也达到了孤独求败,但总给人以生逢其时的感觉,不象邓亚萍打败众多高手后达到顶峰让人信服。

邓亚萍是小球时代运动员,张怡宁是大球时代运动员,不能直接比较,张怡宁也不能与塑料40+大球现役顶尖运动员比较,从技术角度分析,邓亚萍正反手不平衡,个子矮,过多衣靠正手,嬴得艰苦,运动伤病累累,运动寿命短,优点,打球速度快,拉攻技术札实,正手杀板威胁大,是主要得分手段。张怡宁,技术全面正反手均衡,防守能力强,球感好,总比别人多打一板,正手卷拉不错,常得分,球稳失误少,是队的核心。不管是邓亚萍或张怡宁,由于年龄和塑料40+大球原因,他们要和现役队员比赛决胜负,我估计前八名女国乒运动员都不一定赢得了,所一个时代和另一时代运动员没有可比性,只能说,这些顶尖运动员在这个时留下宝贵的技术和

邓亚萍时代国家更需要那样的冠军,国家需要那样的人去证明祖国的能力,八九十年代那批冠军运动员名气都是响当当的。张怡宁那批运动员就是在展现自己,展示国家的实力。纯讲乒乓球实力张怡宁的技术我认为是最好的。。。时代不同冠军的意义也不一样,对于国家来说八九十年代的冠军更宝贵。

邓亚萍时代还是有不少高手的,比如朝鲜的李粉姬,那可是两届世锦赛亚军得主,奥运会上也曾把中国陈子荷打到毫无还手之力,此外还有乒坛传奇玄晶和等人,反观张怡宁时代,国外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手,竞争主要在队内,所以打硬仗的能力还是邓亚萍强,邓亚萍参加过五次世锦赛就有三个单打冠军,张怡宁参加六次才两个,在队内的统治力也远不如邓亚萍

邓亚萍毫无疑问是第一 她是女子大满贯的第一人 奠定了中国女乒世界强队的基础 她对于别的国家的人来说就是中国女子乒乓球的代名词 所以毫无疑问 何况在中国人看来本来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不要说别的在金牌和银牌上就是巨大的差距 西方人不是这样 在美国人看来迈克尔-乔丹和巴克利一样伟大 区别在于 乔丹有6个总冠军戒指而巴克利没有就这么简单 对于中国 体育 和任何东西来说都是“为实力论”,“为冠军论”的 作为中国女乒站上荣誉殿堂的第一人 邓亚萍的地位和其他女乒选手已经不能相提并论 讨论她是否是第一就和杨利伟在中国载人航天的地位一样 。

王楠第二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方面原因 也没有争议 第一她的冠军数量最多 第二她是中国女乒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她是后邓亚萍时代中国女乒的新一代领军人 2000年22岁就获得了奥运单双打冠军 真正扛起了女乒的这个大旗 而且她是个有故事的人 职业生涯也相对传奇 有高峰有低谷 而且结束号非常的完美 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乒乓球在走到了 历史 最低点 居然只拿了3个冠军 其中王楠在女乒决赛上仅仅获得亚军 作为女乒****的她回国后成为了千夫所指 这是她的低谷 确实对她造成了很大影响 对她的批评声铺天盖地 2003年的春节时任辽宁省省长薄以一个普通球迷身份给她写了一封信鼓励她,辽宁 体育 局局长也第一时间找到她并给与她鼓励 希望她早日走出困境 这在当时是个很出名故事 果然在同一年的第47届世乒赛上王楠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包揽了女单,女双和团体的冠军。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女单上面张怡宁已经接过大旗,但是在女双方面她再一次成为了冠军。 2006年世乒赛,她又包揽了女团的冠军。 2008年作为一个30岁的老将,先是卫冕了世乒赛女团冠军,之后再北京奥运会上她杀入了女单决赛输给了张怡宁获得亚军,之后在第一次在奥运出现的团体项目上和中国女乒分享了金牌。 王楠创造一个 历史 ,中国女乒获得冠军最多,参加世乒赛,世界杯最多最关键的是奥运会次数最多(和郭跃)的女乒选手。同时中国女乒拥有奥运金牌最多的选手有4枚金牌(女双卫冕,一个女单,一个团体)。

张怡宁排在最后是因为她从王楠手中接过女乒大旗的时候 中国女乒已经拥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她的所在的顶点已经高出了别人不少 其中她的巅峰最稳定也最强 实际上从03年世乒赛上她就已经开始有接班的迹象 但是那届世乒赛的主角是王者归来的王楠 世乒赛之后她开始了当之无愧的王者之路 从03年开始到08年她就垄断世界第一的位置 从来不会给任何人机会 这也是他被称为张大魔王的原因 可以说张怡宁的存在是中国女乒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但是苦于她没有对手 实际在08年之后她也一直维持高水平 卫冕了09年50届世乒赛冠军 她的退役也是为了中国女乒的未来 09年之后她就淡出了乒乓球舞台 但是我们不会忘记她有中国女乒选手中最长的巅峰 最长的世界第一 最大高度的表现 不过苦于她冠军数量 参加奥运会次数 而且没有邓和张的耕耘她根本不可能站在中国女乒 历史 最高的顶点 所以她只能第三

请问关公与秦叔宝斗谁输谁赢?

中国女乒大满贯共有5人,分别是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和丁宁。

1、邓亚萍

“初代目大魔王”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女子大满贯得主。邓亚萍在1991年5月的千叶世乒赛上战胜朝鲜的李粉姬首次夺得单打世界冠军,1992年8月5日,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单决赛中中战胜搭档乔红拿下冠军。

直到1996年,23岁的邓亚萍在首届女乒世界杯中战胜队友杨影夺冠,从而实现大满贯梦想。

2、王楠

在1997年女乒世界杯上战胜搭档李菊拿下自己的首个单打世界冠军,也开启了自己对女子乒坛的垄断。1999年埃因霍温世乒赛,王楠战胜张怡宁拿下女单冠军,2000年9月的悉尼奥运年,22岁的王楠在女单决赛中3-2战胜队友李菊夺冠,也成就大满贯,她为此用了接近三年的时间。

3、张怡宁

是乒乓球历史上唯一一位双圈大满贯得主。她在2001年芜湖世界杯中战胜朝鲜的金英姬首次收获单打世界冠军头衔,2004年8月22日,张怡宁在雅典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4-0战胜朝鲜的金香美,继女双之后拿下第二枚奥运金牌。

2005年5月,24岁的张怡宁在上海世乒赛女单决赛中战胜队友郭焱夺得冠军的同时也实现大满贯。

4、李晓霞

在2013年5月巴黎世乒赛上战胜队友刘诗雯实现大满贯,此时即将满25岁的她距离第一次拿到单打世界冠军已经过去四年八个月的时间了。

2008年9月吉隆坡女乒世界杯,还不满20岁的李晓霞4-0完胜中国香港的帖雅娜夺冠,2012年8月1日,李晓霞在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战胜队友丁宁成为奥运冠军,也为之后夺得大满贯奠定基础。

5、丁宁

1990年6月20日出生的丁宁在2011年连夺两个单打世界冠军,先是在5月举行的鹿特丹世乒赛上,丁宁4-2战胜李晓霞登顶,随后在10月的新加坡女乒世界杯中,丁宁以4-1再次战胜李晓霞夺得冠军。

不过在输给李晓霞错失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单冠军之后,直到2016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丁宁在决赛中4-3战胜李晓霞收获奥运会单打冠军的同时也实现大满贯梦想,她同了四年多的时间实现大满贯。